高等教育360彩票奖获奖项目名单(2000-2018年) |
序號 | 成果名稱 | 成果主要完成人 | 主要完成單位 | 成果獲得時間 | 授予單位 | 獲獎等級 |
1 | 生物學國家理科基地建設及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尤民生、雷旭東、關雄、葉明志、吳爲人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 | 福建高等農業教育專業調整及專業類課程體系改革方案 | 尤民生、王果、陳連守、雷旭東、周戎 | 校辦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3 | 福建高等農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與實踐 | 王果、李國平、余振輝、金心怡、陳爲德、吳麗瓊 | 教務處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4 | 加强素质教育 构建林科专业群课程体系框架的研究与实践 | 張春霞、張賢澳、許麗英、陳平留、楊玉盛 | 校辦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5 | 招生錄取計算機化與教務管理資源共享 | 曾炳生、李瑞美、陳連守 | 教務處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6 | 畜牧獸醫實踐教學基地的創建與發展 | 李國平、黃一帆、遊龍桂、翁潤、黃志堅 | 動物科學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7 |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直觀教學改革——多媒體教學課件建設 | 楊玉盛、謝錦升、王長纓、陳青山、董強 | 林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8 | 《樹木育種原理與方法》(教材) | 梁一池 | 林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9 | “森林培育”重點學科實驗實習基地建設 | 陳存及、俞新妥、梁一池、鄭郁善、鄭燕明、郭玉碩 | 林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0 | 《蜂産品加工學》教科書 | 陳崇羔 | 動物科學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1 | “氣象學”課程體系建設和教學內容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陳家豪、趙紅梅、王振興、王建明 | 作物科學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2 | 土壤地質陳列及國土資源實踐教育基地 | 高志強、周性敦、翁仁弟、阮章陸、鄭承彪 | 資源與環境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3 | 林業高校電工學理論課程的改革 | 周術誠、詹仕華、陳玉鳳、朱仕浪、朱蘭平 | 交通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14 | 《架空索道理論與實踐》(教材) | 周新年 | 交通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15 | 經濟類課程實行模塊教學法的改革與實踐 | 許文興、劉燕娜、魏遠竹、潘邦貴、石行金 | 人文科學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16 | 房地産評估課程教學的建設與改革 | 邢世和 | 資源與環境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17 | 《內燃機原理及汽車構造》實踐教學的系統改革 | 丁藝、郭建鋼、馮建祥 | 交通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18 | 《會計學基礎》教科書 | 陳祖英、羅玲鳳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19 | 《思想道德修養》課中格言演講輔助教學嘗試 | 鄭珠仙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20 | 中醫獸醫學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吳德峰、黃一帆 | 動物科學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21 | 動物病理學實踐教學研究 | 姚金水、祁保民、陳家祥、盧惠明 | 動物科學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22 | 遺傳學實驗教學設計方法的改進 | 肖天放、王壽昆、張力、陳娥英 | 動物科學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23 | 校産結合共建育人基地的改革與實踐 | 何聰惠、陳學永、葉大鵬、徐洪煙、徐世耀 | 機電工程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24 | 現代教學設施的建設與管理 | 趙炳燦、鄭瑞英 | 電教中心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25 | 化學實驗課改革 | 林幼光、黃金英、陳君月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26 | 加強畢業設計管理,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 陳銘年、何聰惠、張性推、吳錘紅、黃健、張翔 | 機電工程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27 | 計算機繪圖的開設和機械制圖課程的改革 | 陳建能、張翔、林雙、鄭瑞珍 | 機電工程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28 | 增設電子技術課程實踐,培養實踐能力 | 何書森、張翠雲、盧玉宇 | 機電工程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29 | 大學生社會實踐有效性的實踐與探討 | 雷國铨、林基玺、金心怡、廖鏡思、黃宇媚 | 園藝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30 | 普及道路交通法规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林修鳳 | 機電工程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31 | 汽車道路試驗仿真台 | 黃建盧、玉宇、謝榮曾 | 機電工程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2 | 農業昆蟲學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 徐金漢、艾洪木、範青海、羅佳、潘蓉英 | 植物保護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3 | 《森林采集運貯》音像教學片創作及其教學效果 | 周新年、馮建祥、石炳生、曾曦萍、李平 | 林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4 | 數量生態學學科理論框架及人才培養 | 洪伟、 陈辉、吴承祯、刘金福、何东进 | 校辦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5 | 毛竹經營學科創建和實踐基地建設 | 鄭郁善、洪偉、陳輝、吳承祯、鄭清芳 | 林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6 | 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探索與實踐 | 王宜勤、張開晃、蘇金福 | 團委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7 | 高等學校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 甯正元、周術誠、易金聰、陳瓊、吳曉輝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8 | 開放式實驗教學改革實踐 | 甯正元、景林、王長纓、王蘭蘭、陳瓊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9 | 蜜蜂保護學多媒體教學課件 | 梁勤溫、敏維、陳大福 | 動物科學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40 | 强化计算机类课程教学 培养人才创新能力 | 吳錘紅、陳曦紅、陳惠端 | 機電工程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41 | 園藝系加強實踐教學的改革與探索 | 金心怡、陳清西、郭雅玲、林義章、薛秋華 | 園藝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42 | 建設省級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的探索與實踐 | 陳爲德、王果、余振輝、盧修平 | 教務處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43 | 中青年教師培養、管理的研究與實踐 | 周戎、吳麗瓊、邱容機、王果、李丹 | 教務處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44 | 改革生産實習,推進素質教育 | 趙士熙、黃建、徐金漢 | 植物保護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45 | 園藝病害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 | 唐樂塵、林成輝、陳玉森 | 植物保護學院 | 2000.1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46 | 生物學國家理科基地建設及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尤民生、雷旭東、關雄、葉明志、吳爲人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0.12 | 福建省教育廳 | 一等獎 |
47 | 畜牧獸醫實踐教學基地的創建與發展 | 李國平、黃一帆、遊龍桂、翁潤、黃志堅 | 動物科學學院 | 2000.12 | 福建省教育廳 | 一等獎 |
48 |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直觀教學改革--多媒體教學課件建設 | 楊玉盛、謝錦升、王長纓、陳青山、董強 | 林學院 | 2000.12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49 | 《樹木育種原理與方法》(教材) | 梁一池 | 林學院 | 2000.12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50 | “森林培育”重點學科實驗實習基地建設 | 陳存及、俞新妥、梁一池、鄭郁善、鄭燕明、郭玉碩 | 林學院 | 2000.12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51 | 高校內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 胡方平、周戎、吳麗瓊、許麗英、曹仁穩 | 校辦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52 | 國家生物學理科基地建設及其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林文雄、王瑞玲 胡方平 祁建民 许丽英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53 | 優秀課程、精品課程建設與學科交叉的融合創新 | 洪偉、陳輝、吳承祯、劉金福、何東進、範海蘭 | 林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54 | 農科本科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 張春霞、胡方平、許麗英、曹仁穩、吳麗瓊 | 校辦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55 | 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 | 劉偉平、莊佩芬、黃和亮、王林萍、謝向英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56 | 校企合作辦學創新機制的研究與實踐 | 王豫生、莊啓程、葉青、陸繼聖、胡方平、雷旭東 | 校辦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57 | 《公路交通運輸系統工程》(教材) | 邱榮祖 | 交通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58 | 畢業設計(論文)環節的教學指導、改革與實踐 | 周新年、丁艺、邱榮祖、郭建刚、张正雄、叶宝春 | 交通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59 | 多科性大學創辦新型專業培養實用人才的實踐與探索—《人力資源管理》建設的成效與思考 | 許文興、程慶中、傅清全、鄭可和、周畢芬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60 | 福建農林大學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创建与研究 | 朱朝枝、範水生、方平平、黃錦文、張雪玉 | 作物科學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61 | 《數據結構》(教材) | 甯正元、易金聰、李金銘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62 | 《食品專業英語》統編教材和配套教師用書 | 陸則堅、屠康、賀稚非、沈群、師俊玲 | 食品科學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63 | 《作物病蟲害防治學》網絡課程建設 | 唐樂塵、林成輝 | 植物保護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64 | “樹木遺傳育種”課程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 | 梁一池、鄒小興、阮少甯、景芸 | 林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65 | 《線性代數》課程建設 | 羅桂生、陳超英、王秀麗、吳盧榮、張朝陽、林運國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66 | 植物學實驗教學課件的建設和應用 | 黃春梅、許鴻川、林如、陳偉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67 | 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本科畢業論文水平 | 陳銘年、徐建全 | 機電工程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68 | 面向21世紀高等數學課程體系的優化 | 張朝陽、姜永、陳超英、溫永仙、李德新、林玉蕊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69 | 《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的教學建設與改革 | 周術誠、詹仕華、朱仕浪、張旭玲、元海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70 | 高質量的第一層次大學計算機教學改革實踐 | 甯正元、李金銘、陳瓊、詹仕華、梁忠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71 | 《數據通信原理》課程的教學改革 | 詹仕華、潘曉文、謝秀娟、蔡劍卿、元海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72 | 《大學物理新教程》(教材) | 劉銀春、尤華明、曾曦萍、林仁榮、王蘇潭 | 機電工程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73 | 《農村經濟學》(教材) | 蔡賢恩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74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的改革與建設 | 張朝陽、溫永仙、吳盧榮、阙樹福、陳績馨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75 | 《林産工業汙染與防治》(教材) | 林秀蘭 | 材料工程學院 | 2004.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三等獎 |
76 | 國家生物學理科基地建設及其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林文雄、王瑞玲、祁建民、何海斌、許麗英、胡方平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5.04 | 福建省教育廳 | 一等獎 |
77 | 優秀課程、精品課程建設與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 | 洪偉、陳輝、吳承祯、劉金福、何東進、範海蘭 | 林學院 | 2005.04 | 福建省教育廳 | 一等獎 |
78 | 農科本科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 張春霞、胡方平、許麗英、曹仁穩、吳麗瓊 | 校辦 | 2005.04 | 福建省教育廳 | 一等獎 |
79 | 高校內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 胡方平、周戎、吳麗瓊、許麗英、曹仁穩 | 校辦 | 2005.04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80 | 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 | 劉偉平、莊佩芬、黃和亮、王林萍、謝向英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2005.04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81 | 福建農林大學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创建与研究 | 朱朝枝、範水生、方平平、黃錦文、張雪玉 | 作物科學學院 | 2005.04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82 | 校企合作辦學創新機制的研究與實踐 | 王豫生、莊啓程、葉青、陸繼聖、胡方平、雷旭東 | 校辦 | 2005.04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83 | “樹木遺傳育種”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 | 梁一池、鄒小興、阮少甯、景芸 | 林學院 | 2005.04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84 | 國家級課程《普通植物病理學》建設 | 謝聯輝、許文耀、胡方平、張紹升、魯國東、吳祖建、王宗華、林麗明、劉國坤、蔡學清、王寶華、唐樂塵 | 植物保護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85 | 調整優化專業結構,主動適應海西建設需要 | 胡方平、許麗英、曹仁穩、黃順容、吳麗瓊 | 教務處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86 | 複合應用型水土保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 馬祥慶、蔡麗平、陳清山、何麗華、何宗明、徐鳳蘭、董強、侯曉龍、楊志堅 | 林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87 | 海峽西岸理農結合型生物學創新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 | 林文雄、汪世華、關雄、何水林、阙樹福、吳爲人、魏道智、何海斌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88 | 高等農林院校植物學創新教材的建設 | 許鴻川、黃榕輝、林如、黃春梅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89 | 本科教學全面質量控制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 吳承祯、何麗華、吳瓊華、林立群、範海蘭 | 林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90 | 精品課程與創新團隊建設藕合模式與實踐 | 何東進、吳承祯、洪偉、劉金福、範海蘭、陳燦、李鍵 | 林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91 | 森林生態學實踐基地20年建設經驗與發展 | 洪偉、吳承祯、劉金福、何東進、範海蘭、宋萍、陳燦、李鍵 | 林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92 | 《试验设计》创新教材建設 | 洪偉、吳承祯 | 林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93 | 創新綠色平台,加強學生環保教育與實踐 | 邢世和、蘇開敏、郭紅蓮、李自洲、黃炎和、遊龍桂、童慶滿 | 資源與環境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94 | 《現代科學與技術概論》教材和教學創新 | 朱朝枝、範水生、方平平、黃錦文、張雪玉 | 作物科學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95 | 我校體育課程體系建設的綜合研究與實踐 | 黃國龍、宋敏敏、郭孝平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96 | 科研融合教學的模式與機制創新 | 黃一帆、陳進壽、鄒雙全、陳紹軍、劉健、許麗英、張開晃、吳祖建、甘純玑 | 科研處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97 | 我校本科教学質量工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 許麗英、胡方平、黃一帆、吳麗瓊、郭鷹、曹仁穩、黃順容 | 教務處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98 | 教學管理規範化、科學化和現代化的研究與實踐 | 胡方平、吳麗瓊、許麗英、林金菊、曾炳生、李秀慧、曹仁穩、邱文華、陳華、陳益芳 | 教務處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99 | 《網絡信息安全技術》課程建設與改革 | 紀祥敏、詹仕華、梁忠、劉必雄、林要華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00 | 生物科學特色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 魏道智、林文雄、柯玉琴、何華勤、許鴻川、黃榕輝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01 | 《植物生理生化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 | 柯玉琴、薛李春、楊燕淩、張金彪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02 | 《蛋白質工程》課程改革與實踐 | 汪世華、胡開輝、楊燕淩、黃碧芳、謝苗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03 | 資源環境類統計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劉金福、吳承祯、何東進、洪偉、洪滔 | 林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04 | 《林業生産規劃》(教材) | 周新年 | 交通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05 | 《3S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 劉健、賴日文、余坤勇、巫麗芸、陳昌雄 | 林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06 | “雙導”育人機制的模式創新與實踐探索 | 陳輝、陳宜大、吳榮輝、曾海濱、林彥铨、林克顯、朱朝枝、王松良、林素文、李雪 | 作物科學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07 | 《森林資源資産評估》教學改革與實踐 | 陳平留、劉健、鄭德祥、陳昌雄、江希钿 | 林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08 | 《人力資源管理》精品課程建設實踐探索 | 許文興、程慶中、毛麗玉、許馳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09 | 農資土壤學課程教學綜合改革與實踐 | 邢世和、鄭承彪、林德喜、唐南奇、陳愛玲、蔡海洋 | 資源與環境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10 | 中加合作《农业生态学》双语教学体系建设 | 王松良、Claude Caldwell、魏丽卿、Shannon Kilyanek | 作物科學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11 | 旅遊管理專業教學實踐及實習基地建設 | 陳秋華、劉偉平、陳貴松、劉森茂、賴啓福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12 | 以“質量點”管理爲核心的林學課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 林思祖、何麗華、吳瓊華、林立群、劉寶 | 林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13 | 計算機基礎1+X+Y平台構建與基礎教學團隊建設 | 甯正元、陳瓊、潘曉文、劉雄恩、林大輝、鄭珂晖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14 | 畢業設計過程管理體系構建及其軟件研制 | 張翔、翁紅林、林建、林壽英、王蘇潭 | 機電工程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15 | 國際經濟與貿易課程體系建設探討 | 庄佩芬、蔡賢恩、蒋颖、何均琳、黄晓玲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16 | 《高等數學》課程體系的改進與實踐 | 李德新、溫永仙、王秀麗、姜永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17 | 《生態經濟學》本科精品課程建設 | 楊建洲、余建輝、陳欽、石德金、謝邦生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18 | 精品課程網絡共享管理平台的建設與實踐 | 曹仁穩、許麗英、黃順容、張雲帆、曾炳生 | 教務處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19 | 《企業文化學》教材 | 吳聲怡、謝向英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20 | “多功能”例題教學法對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 | 馮輝榮、李正紅 | 交通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21 | 交通學院实验室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 | 張正雄、胡爲穎、林宇洪、李綱、林智雄、高山 | 交通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22 | 《土地資源學》教學改革與建設 | 唐南奇 | 資源與環境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23 | 金山水土保持科教園建設 | 黃炎和 | 資源與環境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24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的改革優化 | 溫永仙、李德新、陳績馨、林鴻钊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25 | 《數值分析》雙語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 林玉蕊、王培林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26 | 《園藝植物裝飾應用》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實踐 | 鄭誠樂 | 園藝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27 | 以專業技能爲核心的植物營養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 李延、羅光、劉泓 | 資源與環境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28 | 農業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鄭金英、徐學榮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29 | 《農村社會調查學》課程改革與實踐 | 範水生、朱朝枝、黃錦文、方平平、夏法剛 | 作物科學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30 | 《畫法幾何及陰影透視》課程建設與改革 | 羅才英、曾任仁、陳全輝 | 交通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31 | 交通工程專業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 丁藝、徐錦強、郭建鋼、陳金山、黃曉婷、徐青 | 交通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32 |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雙語教學體系建設 | 王長纓、潘曉文、程麗、鍾一文、黃紅星、孫奇燕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33 | 機械類專業省外生産實習的組織與實施 | 陳學永、陳陵、鄭書河 | 機電工程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34 | 《高等數學》上、下冊(教材) | 陳績馨、姜永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35 | 《動物遺傳學》多媒體課件制作與教學實踐 | 肖天放、張文昌、連森陽 | 動物科學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36 | 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體系建設與實施 | 林仁榮、劉銀春、鄭林、陳麗敏、王蘇潭、許濟金、曾曦萍 | 機電工程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37 | 藝術設計專業的《圖案》教學 | 陳祖建 | 艺术、园林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38 | 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 | 叶翠仙、陳祖建 | 艺术、园林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39 | 《建築基礎》課程多媒體教學改革與課件制作 | 林皎皎 | 艺术、园林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40 | 《茶業機械》課程體系改革與探索 | 金心怡、郝志龍 | 園藝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41 | 实用型公共选修课《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认证》 | 袁弟順、林麗明、孫雲 | 園藝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42 |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网络课程建设 | 周以飛、張緒璋、季彪俊、陳進卿 | 作物科學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43 | 農學本科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與成效 | 梁康迳、郭玉春、蔡來龍 | 作物科學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44 | 通用試題庫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 | 曾任仁、林宇洪、呂義勇 | 交通學院 | 2007.12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45 | 開展兩岸交流,發揮雙方優勢,培養中華民族高水平農科人才 | 郑金贵、刘健、郑宝东、吴少华、林清泉、刘伟平、林金菊、郑龙章、童建福、王寿昆、郑郁善、黃炎和、陈敏辉、邓传远 | 福建農林大學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146 | 《分子生物學》課程改革與實踐 | 關雄、汪世華、李今煜、沙莉、馬洪麗、張靈玲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147 | 融入森林文化與生態文明,實現《森林生態學》教學內容的創新 | 何東進、吳承祯、林晗、洪偉、劉金福、範海蘭、陳燦 | 林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148 | 學研結合的育人模式——大學生創新性實驗 | 劉健、余坤勇、賴日文、鄭德祥、巫麗芸 | 林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149 | 地方農林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張春霞、許麗英、胡方平、吳麗瓊、邱容機、曹仁穩 | 福建農林大學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150 | 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內容改革與建設 | 張翔、陳維默、林偉青、施火結、林婷 | 機電工程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151 | 本科教學質量保障機制創新的研究與實踐 | 黃一帆、林金菊、許麗英、郭文碩、曹仁穩、吳麗瓊、李秀慧、邱容機、陳益芳、郭鷹、陳華、邱文華、林秀琴、余建晖、江漢森 | 教務處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152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教學模式研究 | 郑传芳、郑庆昌、许文兴、鄭珠仙、郑逸芳、李文生、张开晃、黄秀玲 | 人文社科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153 | 地方農林院校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理論與實踐 | 張開晃、林文雄、林和平、楊江帆、童建福、劉健、林金菊、郭聯凱、周娟娟、蘇金福、葉揚捷、吳家銘、潘守彬、曾海濱、林洪堂、汪世華、龐傑、吳聲怡 | 校團委、学生处、科研處、教務處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154 | 地方農林高校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 許麗英、黃一帆、林文雄、張春霞、張開晃、吳麗瓊、邱文華、黃順容 | 教務處、校團委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155 | 數學建模教學建設與競賽實踐 | 姜永、尤添革、吳盧榮、張萸、季恭仁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56 | 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SRT) | 何華勤、吳爲人、連玲麗、謝小芳、薛李春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57 | 農科高等院校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示範 | 林瑞余、李清祿、何海斌、楊遠才、遊秀花、張福娣、蔡碧瓊、黃明堦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58 | 森林環境學課程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 | 刘金福、洪偉、吳承祯、何东进、范海兰、宋萍、方志伟、苏小青 | 林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59 | 畢業論文(設計)指導的理論與實踐系列研究 | 周新年、邱榮祖、张正雄、吳能森、郑丽凤 | 交通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60 | 《JAVA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 | 林曉宇、鍾一文、李金銘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61 | 農林類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學科建設研究與實踐探索 | 許文興、劉唐宇、程慶中、鄭可和、毛麗玉 | 人文社科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62 | 土壤學(非農資源專業)課程建設與實踐 | 王果、林德喜、葛宏力、唐南奇、陳愛玲、蔡海洋、陳炎輝、林金石 | 資源與環境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63 | 參與式學習機制創新—宏觀農學類課程學習效果評價制度的引進、改造與實踐 | 王松良、陳冬梅、郭玉春、陳選陽、範水生、馮金玲 | 作物科學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64 | 《農業發展規劃》課程建設研究 | 朱朝枝、範水生、黃錦文、張雪玉 | 作物科學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65 | 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教材建設(教材) | 謝擁群、王傳耀、陸繼聖、楊文斌 | 材料工程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66 | 旅遊管理專業建設與特色拓展 | 陳秋華、劉偉平、陳貴松、劉森茂、賴啓福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67 | 《公共事業管理》省級精品課程建設的教學的改革與實踐 | 鄭逸芳、蘇時鵬、黃安勝、黃森慰、楊國永、吳鑫、鄭晶 | 人文社科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68 | 細胞生物學精品課程建設與實踐 | 潘大仁、張健、魏道智、蘇金爲、江寰新、林聰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69 | 構建實踐教學平台,營造創新教育環境 | 張文昌、王壽昆、傅修楠、黃一帆 | 動物科學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170 | 《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 賴日文、劉健、余坤勇、巫麗芸、鄭德祥 | 林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71 | 《普通植物病理學實驗指導》教材 | 許文耀、劉國坤、蔡學清、王寶華 | 植物保護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72 | 園藝特色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 賴鍾雄、吳少華、陳清西、陳立謙 | 園藝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73 | 《普通生物學》課程建設與實踐(教材) | 魏道智、林文雄、張健、王經源、江寰新、莊振宏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74 | 國家特色專業——生物科學實習教學內容的設計與實踐 | 黃榕輝、林如、許鴻川、黃春梅、江寰新、吳杏春、陳煜、孫小霞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75 | 植物生理學本科教學改革與實踐 | 陳偉、王經源、柯玉琴、魏道智、莊振宏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76 | 植物學精品課程建設中的教學資源建設與成效 | 許鴻川、黃春梅、林如、黃榕輝、陳偉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77 | 《微生物學實驗》(教材)建設 | 胡開輝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78 | 校企合作構築創新型實踐基地 | 陳禮輝、饒久平、謝擁群、邱仁輝、楊文斌、林巧佳、黃彪、黃六蓮 | 材料工程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79 | 科研促進林學本科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 張國防、陳存及、林思祖、陳禮光、劉寶 | 林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80 | 《數據結構》課程建設 | 甯正元、黃思先、鍾一文、賴賢偉、劉雄恩、李金銘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81 | 新型國際化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與實踐 | 陳亞華、陳輝、魏麗卿、尤民生、王宗華 | 海外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82 | 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 黃鹢飛、鄭聲衡、張菁、施曉燕、葉明光 | 人文社科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83 | 定向運動“課程化”的教學實驗研究 | 黃國龍、郭孝平 | 人文社科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84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 鄭珠仙、周国荣、林丽仙、郑逸芳、周谟錾 | 人文社科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85 | 網頁設計與制作公選課教學改革實踐 | 陳瓊、王秀麗、周術誠、顔德強、黃健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86 | 基因工程教學改革與精品課程建設 | 潘大仁、何水林、陳觀水、艾育芳、牟少亮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87 | 動科學院教學標本數字庫建設 | 祁保民、林樹根、李建生、吳德峰、王長康、劉慶華、喬建國、王壽昆、謝湘筠、林旋、何亮華、張偉妮、王金溪、劉鋒、張文昌 | 動物科學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88 | 産學研三位一體,提高《家禽生産學》教學質量的探討 | 王長康、張文昌、陳家祥、劉昊 | 動物科學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89 | 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促進産學研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研究與探索 | 孫威江、金心怡、孫雲、郭玉瓊、魏日鳳 | 園藝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90 | 公共《數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 吳盧榮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91 | 《形勢與政策》課程團隊互動教學模式的探索 | 葉飛霞、童建福、陳月霄 | 《形勢與政策》教研室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92 | 網絡環境下《文獻檢索》教學改革理論與實踐 | 李美文、黃常青、李澄君 | 圖書館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93 | 創新院、地、企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 | 範煥謙、張務平、眭仿華、林洪堂 | 動物科學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94 | 運用燈謎進行素質教育的嘗試 | 王家福 | 園藝學院 | 2009.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195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教學模式研究 | 郑传芳、郑庆昌、许文兴、鄭珠仙、郑逸芳、李文生、张开晃、黄秀玲 | 人文社科學院 | 2009.04 | 福建省教育廳 | 特等獎 |
196 | 開展兩岸交流,發揮雙方優勢,培養中華民族高水平農科人才 | 郑金贵、刘健、郑宝东、吴少华、林清泉、刘伟平、林金菊、郑龙章、童建福、王寿昆、郑郁善、黃炎和、陈敏辉、邓传远 | 福建農林大學 | 2009.04 | 福建省教育廳 | 一等獎 |
197 | 國家級精品課程《普通植物病理學》建設 | 謝聯輝、許文耀、胡方平、張紹升、魯國東、吳祖建、王宗華、林麗明、劉國坤、蔡學清、王寶華、唐樂塵 | 植物保護學院 | 2009.04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198 | 海峽西岸理農結合型生物學創新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 | 林文雄、汪世華、關雄、何水林、阙樹福、吳爲人、魏道智、何海斌、许丽英、蓝天水 | 生命科學學院 | 2009.04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199 |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教材建設与教学创新 | 朱朝枝、範水生、方平平、黃錦文、王松良、張雪玉、江敏、季彪俊、夏法剛、潘國亮、黃碧光、陶愛芬 | 作物科學學院 | 2009.04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200 | 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內容改革與建設 | 張翔、陳維默、林偉青、施火結、林婷 | 機電工程學院 | 2009.04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201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教學模式研究 | 郑传芳、郑庆昌、许文兴、鄭珠仙、郑逸芳、李文生、张开晃、黄秀玲 | 人文社科學院 | 2009.09 | 國家教育部 | 二等獎 |
202 | 開展兩岸交流,發揮雙方優勢,培養中華民族高水平農科人才 | 郑金贵、刘健、郑宝东、吴少华、林清泉、刘伟平、林金菊、郑龙章、童建福、王寿昆、郑郁善、黃炎和、陈敏辉、邓传远 | 福建農林大學 | 2009.09 | 國家教育部 | 二等獎 |
203 | 福建農林大學生态学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 林文雄、魏道智、何海斌、林瑞余、王松良、孫小霞、吳杏春、熊君、吳則焰、方長旬、張志興、陳婷 | 生命科學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204 | 工程索道与柔性吊桥—理论 设计 案例(教材) | 周新年 | 交通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205 | 國際本科教育合作背景下的《農業生態學》課程雙語教學體系構建 | 王松良、Claude Caldwell、Shannon Kilyanek、郭玉春、魏丽卿、林德喜、王建明、苏海燕 | 作物科學學院、海外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206 | 旅遊管理專業教學實踐體系創新研究 | 陳秋華、賴啓福、陳貴松、劉森茂 | 經濟與管理學院、旅游学院(合署)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207 | 滿足行業需求的植物保護專業人才培養綜合改革實踐 | 許文耀、吳祖建、劉國坤、劉長明、徐金漢 | 植物保護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208 | 産學研孕育現代蜂業人才 | 缪曉青、方文富、周冰峰、梁勤、吳珍紅、黃少康、王麗華、李江紅、陳大福、陳婉玉、徐國鈞、程林兵、龔蜜、朱翔傑、付中民、楊文超、陳文彬、史培穎、塗熹娟、陳昌利、熊翠玲、周姝婧 | 蜂學學院、蜂療研究所、福建省神蜂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福建蜂療醫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209 | 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中加合作“2+2”本科辦學機制的構建與實踐 | 王宗華、尤民生、陳亞華、王松良、羅志雄、魏麗卿、蘇海燕 | 海外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210 | 低碳背景下生態校園建設與風景園林學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翁善波、董建文、謝祥財、阙晨曦、許賢書、吳小剛、黃啓堂 | 艺术学院、园林學院(合署)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211 | 計算機公共基礎程序設計類課程實驗教學改革與實驗評測平台建設 | 劉必雄、鍾一文、陳瓊、黃思先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212 | 基于教師教學職業發展路徑的多層次師資培養體系的探索和實踐 | 邱容机、叶玲娟、郭鹰、陈华、王育敏、张华英、黃炎和、林文雄 | 教務處、人事处、外事处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13 | 以實踐促成長,培養高水平水土保持人才 | 林金石、黃炎和、葛宏力、阮章陆、范胜龙 | 資源與環境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14 | 農林院校材料類工科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 邱仁輝、王雪芳、饒久平、陳禮輝、楊文斌 | 材料工程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15 | 以創新能力爲導向的森林工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研究與實踐 | 周新年、邱榮祖、张正雄、郭建钢、郑丽凤、吳能森 | 交通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16 | 機械電子工程方向課程群構建與實驗實踐平台建設 | 葉大鵬、張翔、翁紅林、鄭書河、任金波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17 | 國家級動物科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與示範 | 黃志堅、王壽昆、張文昌、馬燕梅、祁保民、王长康、李建生、吴宝成、肖天放 、杨玉芬、曾显成、何亮华 | 動物科學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18 | 農林院校《景觀生態學》精品課程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 | 何東進、吳承祯、李鍵、洪滔、遊巍斌 | 林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19 | “大類培養、方向成才”模式下機械專業分方向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與實施 | 翁紅林、張翔、莊哲峰、葉大鵬、林建、、陳學永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20 | 食品類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 | 鄭寶東、龐傑、張怡、曾紹校、林河通、宋洪波 | 食品科學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21 | 福建農林大學本科专业公共基础类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 溫永仙、李德新、官明友、陳績馨、陳建華、林妹珠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22 | 以賽促優提升設計學科畢業作品質量的創新模式與實踐 | 丁铮、周戎、黃啓堂、董建文、高博、葉翠仙、鄭洪樂、吳文娟、王婧 | 艺术学院、园林學院(合署)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23 | 生態旅遊(教材) | 陳秋華、陳貴松 | 經濟與管理學院、旅游学院(合署)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24 | 《食品加工原理》雙語教學法研究與實踐 | 陳錦權、方婷、孫沈魯、林曉岚 | 食品科學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25 | 基于“三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 黃順容、李秀慧、鄭長焰、陳益芳 | 教務處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26 | 在新生中開設黨課公選課模式研究 | 童建福、阮曉菁、陳玲鳳 | 校黨委組織部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27 | 基于實物與場和波與粒子的大學物理課程新體系的創立及實踐 | 劉銀春、曾曦萍、吳義炳、陳美香、張洪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28 | 園藝專業綜合實踐教學改革與應用 | 吴少华、陈清西、林碧英、钟凤林、鄭誠樂、李永裕 | 園藝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29 | 農林院校本科專業化學類公共基礎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 李清祿、蔣疆、孔德賢、蔡向陽、吳瓊潔、楊桂娣、遊秀花、吳丹、榮成、陳曉婷、江茂生、蔡碧瓊、黃明堦、聶麗華、王玉林、遊紀萍 | 生命科學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30 | 資源環境類統計學專業教學體系改革與人才培養創新 | 刘金福、洪偉、吳承祯、陈辉、何东进、陈世品、余坤勇、徐道炜、纪志荣、陈虹、傅玮韡 | 林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31 | 立足校园 开拓创新——设计学学科校园实践教学点的构建与实践 | 黄启堂、丁铮、周戎、陳祖建、刘可人、叶翠仙、高博、董建文 | 艺术学院、园林學院(合署)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32 |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肖貴平、鄭寶東、宋洪波、龐傑、曾紹校、張巧航 | 食品科學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33 | 立足校園,建設校內風景園林學科教學實踐基地的研究與實踐 | 董建文、陳世品、許賢書、遊龍桂、彭東輝、阙晨曦、朱裏瑩、黃啓堂、吳建華、何天友 | 艺术学院、园林學院(合署)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34 | 家具设计与工程本科教材建設(教材) | 林金国、陳祖建、李吉庆、叶翠仙、蒋绿荷 | 材料工程學院、艺术学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35 |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站共建團隊與教學資源共享建設 | 鄭珠仙、叶飞霞、李宝艳、徐峻、李文生、黄秀玲、童谨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36 | 生物信息學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 何華勤、連玲麗、阙樹福、謝小芳、薛李春 | 生命科學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37 | 以實驗技能訓練爲核心,培養生命科學創新人才 | 甘純玑、謝苗、沙莉、李今煜、陳觀水、楊豔荔、林玲、賴燕、崔凱、牟少亮、鄭燕、張靈玲 | 生命科學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38 | 基于林學特色專業的四維一體實踐教學體系 | 林思祖、鄭郁善、吳承祯、陳輝、陳世品 | 林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39 | 普通化學及學習指導(教材) | 蔣疆、蔡向陽、陳祥旭、吳瓊潔、孔德賢 | 生命科學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40 | 機械創新設計討論課開設與教學模式改革 | 張翔、任金波、陳學永、林建、林偉青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41 | 彙編語言程序設計及輔導(教材) | 詹仕華、張旭玲、蔣萌輝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42 | 大學生綜合能力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何海斌、楊桂娣、方長旬、李家玉、蔣文靜 | 生命科學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43 | 園藝學院工程类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 郝志龍、金心怡、陳濟斌 | 園藝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44 | 立足校情,實施教學目標管理,推進南平校區教學質量提高 | 李揚裕、何東進、丁藝、陳建輝、郭丹陽、黃競輝 | 南平校區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45 | 致力于創新人才培養的數學建模活動模式 | 姜永、林運國、陳永雪、林健、黃紅星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46 | 《害蟲生物防治》課程建設 | 吳珍泉、林乃铨、劉長明、郭瑩 | 植物保護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47 | 交通土建類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 張正雄、侯秀英、吳能森、姚良雲、林智雄 | 交通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48 | 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實踐 | 鄭龍章、李文燦、黃茂金 | 研究生處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49 | 以促進就業爲目的的“雙導師制”畢業實習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 李延、熊德中、劉泓、蔡海洋 | 資源與環境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50 | 開展ACM-ICPC活動,培養學生動手編程能力 | 黃思先、劉必雄、林清波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51 | 以“兩課程三環節”模式培養面向産業的現代設計制造人才的探索與實踐 | 林建、莊哲峰、張翔、陳學永、林婷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52 | 多学科融合,复合技能拓展—农村区域发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 劉飛翔、方平平、黃錦文、夏法剛、占紀文 | 作物科學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53 | 森林經理學網絡輔助教學研究 | 鄭德祥、陳平留、李庭波 | 林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54 | 《計算機網絡》課程建設與改革 | 周術誠、景林、梁忠、嚴金妹、林要華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55 | 地下工程結構(教材) | 吳能森 | 交通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56 | 教材建設与管理的探索和实践 | 陳益芳、林兀、甘曉玲、王捷 | 教務處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57 | 基于模块学说构建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之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 傅超波、陳優揚、黃加振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58 | 面向建設特色專業——木材科學與工程實踐教學創新模式 | 饒久平、劉學莘、林巧佳 | 材料工程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59 | 《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改革與實踐 | 汪世華、關雄、袁軍、沙莉、李今煜、馬洪麗、鄭燕、賴燕、張靈玲 | 生命科學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60 | 《園藝學基礎》雙語教學實踐與課程體系建設 | 曾黎輝 | 園藝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61 | 大學英語課程設置與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 | 黄鹢飞、张菁、孔晓静、花爱阳、林敏、李欣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62 | 《花卉装饰与应用》教材建設与教学实践(教材) | 鄭誠樂、李房英 | 園藝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63 | 基于通識課程的少學時大學物理課程改革與實踐 | 陳執平、林仁榮、熊志偉、魏金銮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64 | “大學語文”課程教材編寫(教材) | 林紅、張甯、傅曉翎、陳然、李仁生、陳小英、鄭巧莺 | 艺术学院、园林學院(合署)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65 | 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黃怡、湯新華、孫思惟、楊朝晖、李秀珠 | 經濟與管理學院、旅游学院(合署)、财务处 | 2013.03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266 | 强化“四位一体”和教研相长理念 培养生态学创新型人才 | 林文雄、魏道智、吳則焰、孫小霞、吳杏春、熊君、方長旬、張志興、陳婷、何海斌、林瑞余、張重義、林向民、陳冬梅 | 福建農林大學 | 2014.03 | 福建省教育廳 | 特等獎 |
267 | 以培養創新能力爲導向的森林工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研究與實踐 | 周新年、邱榮祖、张正雄、郭建钢、郑丽凤、吳能森、沈嵘枫、巫志龙、周成军 | 福建農林大學 | 2014.03 | 福建省教育廳 | 特等獎 |
268 | 低碳背景下生態校園建設與風景園林學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 蘭思仁、董建文、謝祥財、陳世品、許賢書、鄧傳遠、黃啓堂、吳小剛、彭東輝、阙晨曦、朱裏瑩 | 福建農林大學 | 2014.03 | 福建省教育廳 | 一等獎 |
269 | 國際本科教育合作背景下的《農業生態學》課程雙語教學體系構建 | 王松良、Claude Caldwell、Shannon Kilyanek、郭玉春、魏丽卿、林德喜、王建明、苏海燕 | 福建農林大學 | 2014.03 | 福建省教育廳 | 一等獎 |
270 | 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創新的研究與實踐 | 陳秋華、劉森茂、陳貴松、賴啓福 | 福建農林大學 | 2014.03 | 福建省教育廳 | 一等獎 |
271 | 滿足行業需求的植物保護專業人才培養綜合改革實踐 | 許文耀、吳祖建、劉國坤、劉長明、徐金漢 | 植物保護學院 | 2014.03 | 福建省教育廳 | 一等獎 |
272 | 構建“大類培養、方向成才”模式、培養基礎厚專業強的機械專業人才 | 翁紅林、張翔、林建、葉大鵬、莊哲峰、陳學永、蘇繼龍、林偉青、林雙、鄭書河 | 福建農林大學 | 2014.03 | 福建省教育廳 | 一等獎 |
273 | 應用型食品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郑宝东、庞杰 、陈锦权、肖贵平、宋洪波、张怡、曾绍校、方婷、林河通、张龙涛、郑亚风 | 福建農林大學 | 2014.03 | 福建省教育廳 | 一等獎 |
274 | 園藝專業綜合實踐教學改革與應用 | 吴少华、钟凤林、李永裕、陈清西、林碧英、鄭誠樂、林义章、朱坚、佘文琴、王平、陈发兴、张志忠、陈青青、陈娟 | 園藝學院 | 2014.03 | 福建省教育廳 | 一等獎 |
275 | 計算機公共基礎類課程實驗教學改革與實驗評測平台建設 | 劉必雄、鍾一文、陳瓊、黃思先 | 福建農林大學 | 2014.03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276 | 産學研孕育現代蜂業人才 | 缪曉青、方文富、周冰峰、梁勤、吳珍紅、黃少康、王麗華 | 蜂學學院、蜂療研究所、福建省神蜂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福建蜂療醫院 | 2014.03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277 | 以實踐促成長,培養高水平水土保持人才 | 林金石、黃炎和、葛宏力、范胜龙、阮章陆 | 資源與環境學院 | 2014.03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278 | 農林院校材料類工科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 邱仁輝、王雪芳、饒久平、陳禮輝、林巧佳、黃六蓮、楊文斌 | 材料工程學院 | 2014.03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279 | 優化機械電子工程課程群,“分階段、漸進式”培養創新型工程技術人才 | 葉大鵬、張翔、翁紅林、鄭書河、任金波、陈学永、林建、方兵 | 福建農林大學 | 2014.03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280 | 國家級動物科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建設與示範 | 黃志堅、王壽昆、張文昌、馬燕梅、祁保民 | 福建農林大學 | 2014.03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281 | 基于“三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與實踐 | 黃順容、李秀慧、鄭長焰、陳益芳、童玲 | 福建農林大學 | 2014.03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282 | 基于實物與場和波與粒子的大學物理課程新體系的創立及實踐 | 劉銀春、曾曦萍、吳義炳、陳美香、張洪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4.03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283 | 《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 汪世華、關雄、甘純玑、馬洪麗、李今煜、沙莉、袁軍、張靈玲 | 福建農林大學 | 2014.03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284 | 農林院校本科專業化學類公共基礎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 李清祿、蔣疆、孔德賢、王玉林、蔡向陽、吳瓊潔、楊桂娣、遊秀花、吳丹、榮成、陳曉婷、江茂生、吳羽平、蔡碧瓊、黃明堦、遊紀萍 | 生命科學學院 | 2014.03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285 | 以“挑戰杯”爲契機,踐行創新創業一體化理念,構建農林類雙創型人才“1234”培養體系 | 林文雄、關雄、吳則焰、林棟、張春霞、何海斌、何華勤、魏道智、許麗英、張開晃 | 生命科學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286 | 以教研相長的理念構建農林院校輕化工類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 陳禮輝、羅小林、饒久平、黃六蓮、黃彪、廖益強、曹石林、王雪芳 | 材料工程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287 | 以學科優勢引領的拔尖創新農林人才培養 | 吳祖建、劉國坤、林品榕、郭正良、許文耀、汪世華、陳清西、郭玉春、王長康、陳世品、範勝龍、胡燕平 | 植物保護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園藝學院,作物科學學院,動物科學學院,林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288 | 以創新能力培養爲核心的工程索道綜合改革與實踐 | 周新年、張正雄、鄭麗鳳、沈嵘楓、馮輝榮、巫志龍、周成軍 | 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89 | “興趣引導,基地推進,學賽融合,項目驅動”協同提升農林院校機電人才實踐能力 | 葉大鵬、陳學永、鄭書河、何金成、曾伶、方兵、董楸煌、李海芸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90 | 風景園林應用型人才一體化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 黃啓堂、李房英、鄧傳遠、許賢書、朱裏瑩、薛秋華、闫淑君、阙晨曦、許曉玲、葉露瑩、吳小剛、謝祥財、林開泰、李霄鶴、王敏華、闫晨、黃河 | 艺术学院、园林學院(合署)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91 | 《科學研究方法與學術論文寫作—理論﹒技巧﹒案例》(教材) | 周新年 | 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92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綜合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張翔、林建、林偉青、葉大鵬、翁紅林、陳學永、莊哲峰、林雙、鄭書河、任金波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93 | 管理教學案例庫建設及應用 | 胡濤、石德金、許小晶、許馳、範永立 |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94 | 農林空間信息類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 余坤勇、劉健、賴日文、許章華、鄭德祥 | 林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95 |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数字化教材建設与应用(教材) | 劉必雄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96 | 以“構思-設計-實現-運作”爲導向的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 | 林壽英、鄒騰躍、鄧小蕾、趙晨、阮凱斌、盧玉宇、徐永、吳錘紅、王蘇譚、程燕珠、吳作勳、羅志聰、張翠雲、陳惠端、王玉柱、高克芳、林建烽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97 | 地方农林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创新——基于福建農林大學十二年的国际化办学实践 | 王宗华、罗志雄、王松良、魏丽卿、苏海燕、林瑞碧、庄佩芬、江汉森、王革伏、尤民生、陈亚华、何水林、王林萍 | 海外學院 留学预科学院(合署)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98 |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主三辅” 模式教学改革研究 | 李寶豔、葉飛霞、江瓊、黃騰華、林賢明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299 | “學賽用”互促,創新動物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 馬燕梅、黃志堅、祁保民、曾顯成、劉敏 | 動物科學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300 | 《食品微生物检验》优秀教材建設(教材) | 劉斌、趙超、劉曉豔、曾峰、童愛均、江玉姬、鄭亞鳳、周輝 | 食品科學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301 | 《景觀生態學》(教材) | 何东进、游巍斌、闫淑、君洪偉、吳承祯、洪滔 | 林學院,艺术学院、园林學院(合署)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302 | 横向项目反哺教学, 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及其实践 | 范胜龙、江晓忠、林金石、宋羽、黃炎和、韦红 | 資源與環境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303 | “四位一體”的農林院校文科研究生綜合實踐基地建設理論與實踐 | 鄭逸芳、阮曉菁、黃森慰、戎芳、施生旭、蘇時鵬、鄭永平、江漢森、陳建平 | 公共管理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304 | 食品工程碩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的改革與探索 | 曾紹校、劉清培、周美齡、郭澤镔、鄭寶東 | 食品科學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305 | 會計學專業“2+1”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石德金、黄怡、谢帮生、吴玉炉、孙思惟、汤新华、杨朝晖、李秀珠、阙春萍 徐秀红 |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06 | 生態文明背景下南方水土保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 馬祥慶、蔡麗平、侯曉龍、吳鵬飛、何宗明、陳清山、周垂帆、鄒顯花、董強、楊志堅 | 林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07 | 以專業認證爲目標導向的城鄉規劃專業建設 | 董建文、鄭玮鋒、周沿海、謝薇薇、謝承平、陳蘭、黃啓堂、申志慧 | 艺术学院、园林學院(合署)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08 | 本科生校外導師選配與個性化專業技能實習改革與實踐 | 高水練、林金科、範水生、魯靜、陳志丹、張玥、林東藝 | 安溪茶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09 | 農林院校多功能立體化文科綜合教學實踐基地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 鄭逸芳、阮曉菁、施生旭、黃森慰、陳建平、郭涵、楊國永、鄭永平、江漢森、卞莉莉 | 公共管理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10 | 工农融合,校企协同 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交通类工科人才 | 邱榮祖、胡喜生、郭建钢、李正红、侯秀英、刘娜翠、徐锦强、张兰怡、林燕、程文平、刘家财、杨月锋 | 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11 | 以培養複合應用型人才爲導向的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綜合改革與實踐 | 张正雄、邱榮祖、吳能森、谢成新、邹文平、程文平、林智雄 | 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12 | 開展科教融合促進創新創業——産品設計專業教學綜合改革與實踐 | 陳祖建、黄启堂、叶翠仙、丁铮、蒋绿荷、林皎皎、李静、陈月琴、刘栋、杨帆、谢敏芳、杨艳丽、卓恬 | 艺术学院、园林學院(合署)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13 | 《大學信息技術基礎》“互聯網+課程”實踐教學平台建設(教材) | 陈琼、林娟、刘秀玲、劉必雄、陈细妹、敖永霞、陈梅雯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14 | 基于“産學研用結合”的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質量提升研究與實踐 | 肖貴平、鄭寶東、龐傑、曾紹校、方婷 | 食品科學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15 | “優秀系”教學改革點線面協同推進模式探索與實踐 | 楊國永、黃森慰、鄭逸芳、蘇時鵬、鄭永平、郭涵、吳鑫、黃靜晗、許佳賢、田富俊、鄭思甯 | 公共管理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16 | 以賽促學提升動畫專業建設的創新模式與實踐 | 高博、王婧、周知、吳文娟、卓芽、余靜、董建文、黃啓堂、陳思建 | 艺术学院、园林學院(合署)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17 | 依托動物醫院創新實踐教學 | 李靜、胡崇偉、羅先、黃志堅、邵良平 | 動物科學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18 | 以實驗爲核心的工程類實踐型人才培養模式 | 鄧凱波、龐傑、趙偉豪、肖貴平、嚴志明、田玉庭、方婷、張甯甯 | 食品科學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19 |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實踐教學綜合改革 | 姜永、林玉蕊、溫永仙、林鴻钊、田立、黃紅星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20 | 質量驅動,服務教學-基于學生疑難問題的高等數學教學研究 | 林鴻钊、李德新、官明友、陳建華、薛淩霄、吳懷弟、薛文娟、章金鳳、簡林祥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21 | 國際貿易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 何均琳、莊佩芬、董微、林暢、蔣穎、程霄、黃聖全 | 經濟學院(海峽鄉村建設學院),福州市良益進出口有限公司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22 | 《食品毒理學》動物實驗的教學研究與改革 | 曾紹校、莊玮婧、林少玲、鄭明靜、林瑜、鄭寶東 | 食品科學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23 | 基于OBE工程教育認證理念翻轉設計《食品添加劑》教學方案 | 梁鵬、肖貴平、方婷、陳雷、滕慧 | 食品科學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24 | 基于PBL教學理念的廣告學本科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 王海燕、陳小英、林槟蘋、林荔丹、肖玉珍、袁文芳、範娴瑛 | 文法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25 | 數學建模與創新實驗融入數學公共課程的探索與實踐 | 吳盧榮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26 | 《數據通信原理》(教材) | 謝秀娟、詹仕華、薛岚燕 |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27 | 資源環境領域《3S技術》實踐課程改革及基地建設研究 | 賴日文、余坤勇、劉健 | 林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28 |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三位一體”教學改革成果 | 張菁、鍾琳、黃鹢飛、王幼琨、邱紹姬、花愛陽 | 文法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29 | 生物信息學專業核心課程體系的建設與實踐 | 何华勤、林向民、刘伟、连玲丽 谢小芳 | 生命科學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30 | 生態文明背景下農林院校《景觀生態學》課程結構優化與教學策略研究 | 遊巍斌、何東進、李鍵、洪滔、陳燦、範海蘭、林涵 | 林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31 | 以創新能力培養爲導向的土木工程結構設計教改實踐 | 吳能森、谢成新、黄文金、邹文平、陈鑫、黄志伟 | 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32 | 《無機及分析化學》(教材) | 蒋疆、蔡向阳、陈祥旭、孔德贤、李涛、曹高娟、郑新宇、荣成、蒋文静、李家玉、李静娴、吴丹、陈晓婷 黄玉梓、吕日新、吴羽平 | 生命科學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33 | 工科基礎力學系列課程綜合改革實踐 | 鄭麗鳳、馮輝榮、曾生橋、周成軍、陳鑫 | 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34 | “以賽促學”,構建藝術類學生創新平台的研究與實踐 | 叶翠仙、丁铮、陳祖建、林皎皎、杨伟星、蒋绿荷、郑洪乐 | 艺术学院、园林學院(合署),金山学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35 | 林業智能機械教學改革與科研創新實踐 | 沈嵘楓、周成軍、周新年、巫志龍 | 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36 | 全日制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黃茂金、李文燦、黃蘭芳、遊浩辰 | 研究生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37 | 食品學科研究生産學研用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 肖貴平、鄭寶東、龐傑、林河通、曾紹校、方婷 | 食品科學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38 | 互聯網背景下食品類研究生能力培養 | 龐傑、鄭寶東、方婷、姚閩娜、陳繼承 | 食品科學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39 |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學科建設與實踐 | 劉金福、何中聲、鄭世群、劉寶、徐道炜、宋萍、謝安強、何理 | 林學院 | 2016.09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40 | 以創新能力培養爲核心的工程索道類課程教學綜合改革與實踐 | 周新年、張正雄、鄭麗鳳、沈嵘楓、馮輝榮、巫志龍、周成軍 | 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 | 2017.09 | 福建省教育廳 | 特等獎 |
341 | “三合一助”校企共建共贏的食品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 郑宝东、刘 斌、庞 杰、方 婷、曾绍校、黄 群、江汉森、张 怡 | 食品科學學院 | 2017.09 | 福建省教育廳 | 一等獎 |
342 | 農林院校輕化工類專業“三化兩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陈礼辉、罗小林、饶久平、黄六莲、黄 彪、廖益强、曹石林、王雪芳 | 材料工程學院 | 2017.09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343 | 構建學考賽用體系,搭建四大實踐平台,創新動物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 黄志坚、马燕梅、李 静、张务平、曾显成、胡崇伟、祁保民、罗 先 | 動物科學學院 | 2017.09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344 | 服务基层 聚焦“三农”——地方农林院校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郑逸芳、阮晓菁、黄森慰、施生旭、戎 芳、陈建平、江汉森,郑永平 | 公共管理學院 | 2017.09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345 | 工·農·藝融合的風景園林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 董建文、黃啓堂、李房英、鄧傳遠、朱裏瑩、闫淑君、阙晨曦、李霄鶴 | 艺术学院、园林學院(合署) | 2017.09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346 | 地方院校國際化農林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 王宗華、羅志雄、莊佩芬、王松良、蘭思仁、尤民生、林占禧、蘇海燕 | 海外學院 留学预科学院(合署) | 2017.09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347 | 依托閩台區位優勢與農林學科特色,構建創新創業人才“1234”培養模式 | 林文雄、吴则焰、关 雄、林 栋、黃炎和、刘 胜、游龙桂、江汉森 | 生命科學學院 | 2017.09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348 | 農林類機電專業本科人才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施 | 叶大鹏、陈学永、郑书河、张 翔、何金成、方 兵、董楸煌、程燕珠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7.09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349 | 校地合作辦學的茶産業産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創新 | 兰思仁、黃炎和、林文雄、林金科、雷国铨、范水生、高水练、鲁 静 | 安溪茶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350 | 農林院校生態學類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 林文雄、吴则焰、林 生、魏道智、王松良、吴承祯、何东进、陈 婷 | 生命科學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351 | 基于“三段三賽”的食品創新人才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 庞 杰、吴春华、江汉森、陈继承、严志明、梁 鹏、方 婷 | 食品科學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352 | 以“五大發展理念”引領地方農林院校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 | 汪世华、林文雄、刘丹玲、黄 玲、李文灿、黄顺容、范 玫、李梅生 | 研究生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特等獎 |
353 | 挖掘校內外實踐教學資源,構建園藝類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 陈清西、谢 倩、邓婷婷、钟凤林、鄭誠樂、孙 云、佘文琴、马翠兰 | 園藝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354 | 基于 O2O 视域下“中国古典家具”数字化课程建设与实践 | 劉學莘、吳旭平、林金國、範仁钊 | 材料工程學院 公共管理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355 | 基于“校企融合”的農林機械類高端複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陈学永、叶大鹏、唐翠勇、林伟青、李西兵、陈仕国、陈 鸿、林寿英 | 機電工程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356 | 閩台合作校地共建農林實踐基地長效機制的探索與實踐 | 邱仁辉、林文雄、胡 新、郭 伟、张国防、林志敏、陈清西、罗梦华 | 科教基地管理中心 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園藝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357 | 中外合作教育项目引进优质课程的“参与式” 教学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 王松良、Claude Caldwell、Shannon Kilyanek、 苏海燕、王建明、苏 达 | 作物科學學院 海外學院 留学预科学院(合属)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358 | “微視頻+翻轉課堂”實驗教學模式的創建與實踐 | 李 延、叶 欣、罗丽娟、黄碧妃、林金石 | 資源與環境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359 | “新星-領軍-卓越”三段式教學科研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吴祖建、陈 华、黄丽丽、林曾芬、叶玲娟、程海霞、叶大鹏、吴冬青 | 教務處、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合署)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360 | 基于三位一體途徑的水土保持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 馬祥慶、侯曉龍、蔡麗平、吳鵬飛、鄒顯花、周垂帆、張厚喜、何宗明 | 林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361 | 基于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制藥工程專業建設和實踐 | 徐会有、倪 林、黄彬彬、潘晓鸿、廖金英、石 妍、王宗文 | 植物保護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362 | 省屬農林院校MPA專業學位人才培養綜合改革理論與實踐 | 苏时鹏、陈智军、戎 芳、黄 玲、郑逸芳、胡杏芳、凌 慧 | 公共管理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363 | “精品案例+團隊指導+基地群建設+激勵機制”四位一體的林業碩士培養模式 | 張飛萍、郭福濤、余坤勇、梁光紅、鄭俊仙、余芝雲、馬祥慶 | 林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364 | 福建農林大學MBA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及实践 | 余 忠、陈贵松、胡 涛、戴永务、郑海荣 | 管理学院 (旅游学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一等獎 |
365 | 實踐共同體理論下英語專業混合式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 张云清、姚 静、陈 隽、黄丽莉、傅超波、黄加振、卢汉阳、黄 坚 | 文法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66 | 應用型法律職業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 陈文兴、柳建闽、陈建敏、罗辉勇、方金华、汤凌燕、洪芳芳、缪 妙 | 文法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67 | “一舉三效”的專業課程田間教學探索與實踐 | 刘国坤、刘长明、艾洪木、吴梅香、吴祖建、肖 顺、蔡学清、谢俊捷 | 植物保護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68 |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戴永务、郑 义、林伟明、吴元民、陈秀秀、刘键政、陈月霄、刘 胜 | 管理學院(旅遊學院)、学工部、研工部、学生处(合属)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69 | 獸醫臨床類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 殷光文、黄志坚、曾显成、吴晓平、马玉芳、李 静、李 健、王 松 | 動物科學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70 | 以大創項目爲驅動,構建産品設計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 | 林皎皎、叶翠仙、陳祖建、陈月琴、李 静、蒋绿荷、刘 栋、卓 恬 | 艺术学院、园林學院(合属)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71 | “虛實結合”互聯網個性化發酵工程類工學結合教學改革與實踐 | 陈继承、庞 杰、何 静、肖贵平、吴春华、严志明、葛慧芳、陈亚珍 | 食品科學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72 | 農林類院校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探索與實踐 | 肖贵平、郑宝东、庞 杰、张 怡、陈继承、方 婷、梁 鹏、张巧航 | 食品科學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73 |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 以学生为中心的食品酶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张宁宁、郑宝东、郭泽镔、张 怡、庄玮婧 | 食品科學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74 | “厚基礎,重能力,求創新,能創業”生物複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缪 颖、林文芳、魏道智、黄榕辉、林瑞余、林龙云、 郑益凤 | 生命科學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75 | 以艺术类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工程技术及管理课程教材建設与实践 | 陳祖建、蒋绿荷、陈月琴、施并塑 | 艺术学院、园林學院(合属)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76 | 基于OBE工程應用導向理念翻轉設計的《航測與遙感技術》課程改革與實踐 | 马 丹、毛艳玲、张黎明、陈瀚阅、邢世和 | 資源與環境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77 | 雙一流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雙主體多元化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 | 李中斌、许小晶、许 驰、 张紫琴、吴元民、坚 瑞、许文兴、涂满章 | 管理学院 (旅游学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78 | “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混合式教學探索與實踐 | 沈嵘楓、周成軍、周新年、陳全輝、巫志龍 | 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79 | 依托優質案例、踐行雙創實踐、強化協同效應,培養“雙循環立體式”管理人才的探索及實踐 | 坚 瑞、胡 涛、石德金、戴春晓、黄 怡、许小晶、许 驰 | 管理学院 (旅游学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80 | 創建理論與應用優勢互補的科教平台,創新農科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 吴良泉、廖 红、郭九信、郑朝元、许锐能、杨文浩、李欣欣、张锦艳 | 資源與環境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81 | 研究生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改革與創新 | 缪 颖 | 生命科學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82 | 以“設計師式思維”爲導向的風景園林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 谢祥财、李房英、许贤书、阙晨曦、朱里莹、吴小刚、李霄鹤、闫 晨 | 艺术学院、园林學院(合署)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83 | 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風景園林學科植物類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 彭东辉、闫淑君、吴沙沙、邓传远、陈凌艳、翟俊文、艾 叶 | 艺术学院、园林學院(合署)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8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专题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林賢明、葉飛霞、李寶豔、曾麗萍、鄧龍九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2018.01 | 福建農林大學 | 二等獎 |
385 | 農林院校生態類精品課程群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 林文雄、吳則焰、關雄、林生、魏道智、何東進、李鍵、陳婷 | 生命科學學院 | 2018.04 | 福建省教育廳 | 特等獎 |
386 | 基于鄉村振興的校地企合作全産業鏈式茶産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 兰思仁、黃炎和、林金科、雷国铨、范水生、高水练、鲁静、林佳庆 | 安溪茶學院 | 2018.04 | 福建省教育廳 | 特等獎 |
387 | 以“五大發展理念”引領地方農林院校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 | 汪世华、刘丹玲、黄 玲、李文灿、黄顺容、范 玫、李梅生、黄茂金 | 研究生院 | 2018.04 | 福建省教育廳 | 一等獎 |
388 | 農林院校公共管理專業碩士教育目標-過程-能力多重定位發展探索與實踐 | 苏时鹏、陈智军、戎 芳、黄 玲、郑逸芳、黄安胜、胡杏芳、凌 慧 | 公共管理學院 | 2018.04 | 福建省教育廳 | 一等獎 |
389 | 省高水平建設大學背景下進階式師資培養路徑的創新與實踐 | 吳祖建、陳華、葉玲娟、黃麗麗、程海霞、吳冬青、曾海濱、林曾芬 | 教務處、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合署) | 2018.04 | 福建省教育廳 | 一等獎 |
390 | 基于“三元結合”的食品産業人才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 庞杰、宋洪波、张龙涛、田玉庭、吴春华、梁鹏、赵超、张宁宁 | 食品科學學院 | 2018.04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391 | 《科學研究方法與學術論文寫作》教材立體化建設 | 周新年、郑丽凤、周成军、巫志龙、吳能森、冯辉荣、沈嵘枫、胡喜生 | 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 | 2018.04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392 | 生態文明戰略背景下的水土保持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 马祥庆、侯晓龙、蔡丽萍、黃炎和、吴鹏飞、邹显花、何东进、余坤勇 | 林學院 | 2018.04 | 福建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393 | 基于茶産業鏈人才需求的校地企協同育人模式創新與實踐 | 兰思仁、黃炎和、林金科、雷国铨、高水练、范水生、吴祖建、江汉森、鲁静、林佳庆 | 福建農林大學 | 2018.12 | 國家教育部 | 二等獎 |
394 |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工程索道類課程改革與實踐 | 周新年、張正雄、鄭麗鳳、沈嵘楓、馮輝榮、巫志龍、周成軍 | 福建農林大學 | 2018.12 | 國家教育部 | 二等獎 |
395 | 服務林業行業經濟轉型的校企協同育人平台的建設與實踐 | 葉世森,鄭郁善,廖建國,黃雲玲,廖世建,劉文開,李肇鋒,方棟龍,余榮卓,傅中琰,謝金生,余燕華,傅成傑,黃淑燕,錢葉會,陳莉 |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農林大學 | 2018.12 | 國家教育部 | 二等獎 |